跋文
汉武帝末年,由于连年征战、穷奢极欲和严刑峻法,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土地流失严重,民不聊生,农民起义的烽火四起。面对民怨,汉武帝想起秦亡于穷民起义的前车之鉴,下《轮台罪己诏》,忏悔半生所为。 武帝死后,昭帝刘弗陵八岁登基,夙慧多智,果决善断,数次下诏赈贷百姓,减免田租、口赋等赋税,短短十三年时间,赋税就减少了三分之二。同时他减刑罚,赦天下,推行仁政。在他执政期间,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开始充裕,汉朝开始出现了中兴稳定的局面。 元平元年公元前七十四年,史籍中记录的自小身体健康、聪慧好动的昭帝,却在二十一岁有说二十二岁的英年暴病而亡。刘弗陵,终其一生,未有妃嫔,未有宠幸宫女的记录,也未有子嗣,只有一个小他六岁或七岁的皇后上官氏。刘弗陵死后,葬于平陵。 昭帝驾崩后,其侄昌邑王刘贺被霍光拥立为帝。刘贺在即位的二十七天內做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平均每日四十件,也就是刘贺不吃不睡,都得要几乎每半个小时去做一件坏事。霍光以此为由废刘贺,立刘询。自此,另一位传奇皇帝——刘询,登上了历史舞台。 刘询因为长于民间,深知民间疾苦。他体察民情,严格约束官吏,诛杀了不少位高权重的贪官污吏。他还屡次赦免赋税,招抚流民,减轻刑罚;在农业生产等重大国策上,他继续采用霍光的主张,令民富国强;而对周边国家的政策上,刘询则软硬兼施,纵横联合,各个击破。神爵二年公元前六十年,刘询派大军进攻羌族,羌族各部落联合,并向匈奴借兵,因地利之便,隐然占据上风,正当汉朝军队形势危急时,羌族爆发莫名的内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