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 综合其他 - 李大炮的抗战岁月在线阅读 - 第四四四章驰援芷江

第四四四章驰援芷江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浓缩了云南的区位优势,自两千多年前的“南方丝绸之路”形成以来,一直都是东亚大陆与中南半岛及南亚次大陆各国进行经济贸易往来和政治联系的陆路枢纽。

    一九三七年,抗战全面爆发,平津及东南沿海迅速沦陷,为持久抗战计,大批工厂、学校、金融机构及沦陷区民众纷纷自华北、华中、华南等地迁入昆明,使得昆明市区的人口一度达到了三十万,让这座“南方丝绸之路”的陆上枢纽迅速成为了抗战大后方的经济、文化重镇之一。

    这里有大师云集、群星璀璨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里有汇集了自平津、京沪、粤港等地内迁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经融一条街”――南屏街,这里有在昆明城建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南屏电影院、胜利堂等新建筑……这里诞生了中国工业史上的若干个第一:自己制造的第一台最大的汽轮机、发电机,自己制造的第一台最大的五百匹马力电动机、第一台三十――四十吨锅炉,自己制造的第一具望远镜、第一根电线……

    一九三八年八月三十一日,滇缅公路正式通车,这里又一举成为了援华物资最重要的储存和转运基地。

    这是一个对中国抗战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的城市,也是抗战军民必须誓死捍卫的城市之一。

    当然,当时间一九四五年时,日寇在正面战场上已经无力再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了,就连对昆明发动空袭的力量也没有了。

    日寇对这座城市的威胁虽然依旧渐弱,但战争对这座城